2013-08-10 加入
在当今黑心饭馆横行的年代,唯有家庭烹饪才吃的放心温馨
潮汕牛肉丸家庭版
最近
潮汕牛肉丸即潮州,汕头,揭阳三个地区牛肉丸的统称,是潮汕小食中的一种,牛肉丸制作在潮汕已有近百年历史,源于客家的牛肉丸[5],由客家人的肉碎团子改良而来,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、淀粉等,也是广东有名的小食,讲究手工制作,口感爽脆,可分为牛肉丸、牛筋丸两种,其中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,牛筋丸则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劲
焦香四溢的鸡翅包饭
2024年03月28日
鸡翅包饭的起源和传说充满了趣味和创意。据传,这道美食源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小吃,最初是为了满足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们,他们需要在田间地头快速解决午餐问题。经过改良和发展,鸡翅包饭逐渐成为了一道广受欢迎的小吃。
祛燥降火的软皮绿豆饼
2024年03月19日
软皮绿豆饼最早出现在中国宋代(960年-1279年)。当时,人们将绿豆磨碎制成糊状,再加入糯米粉、糖和其他调味料,搅拌均匀后压成饼状,蒸煮而成。这种做法在宋代开始流行,并成为一种常见的点心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软皮绿豆饼的制作方法得到改进和创新。
简单好看薄如蝉翼的春饼
2024年03月11日
最早,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,称为“春盘”。宋《岁时广记》引唐《四时宝镜》载:“立春日食萝菔、春饼、生菜,号春盘。” 从宋到明清,吃春饼之风日盛,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。明《燕都游览志》载:“凡立春日, ( 皇帝 )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。”到清代,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。
香软的淡奶油小面包
2024年03月08日
Q弹美味的酱肘花
2024年03月07日
酱肘花古称“缠花云梦肉”,早在唐朝时就有。宋代陶谷《清异录》曾记载:“唐书臣源拜尚书令,上烧尾宴,家有食单,择其异者略记……缠花云梦肉(卷镇)……”。在当时已作为珍肴,国宴实食用,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此品系将肘肉卷压缠捆,卤酱成熟后切片冷食,因横断面有云波状花纹,故称缠花云梦肉,俗称为“酱肘花”。
老少皆爱的煲仔饭
2024年03月06日
煲仔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广东传统美食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。根据《礼记注疏》等古籍的记载,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和第二珍的做法与现代的煲仔饭相似,只是原料由白米改为黄米。到了唐代,这种食物被称为“御黄王母饭”,是一种编缕肉丝和卵脂蛋盖在饭上的食物,风味独特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煲仔饭的制作方法在广东地区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,尤其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街头,煲仔饭开始作为一种冬季食品出现,并逐渐成为四季皆宜的美食。
冰凉软糯的古法糯米红枣切糕
2024年03月05日
切糕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。相传,在古代的中国农村,由于交通不便以及农田所产粮食的限量,人们对糯米米面这种宝贵的食材格外珍惜。于是,他们就开始尝试将糯米和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,制作成具有特色的切糕点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切糕点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餐桌,成为了一种经久不衰的传统小吃。
自制客家腊肉
2024年03月04日
腊肉是中国的传统佳肴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,很多地方都做腊肉,通常在农历月腌制,所以叫“腊肉”。 腊肉最初起源于公元前的时候,客家先民从中原以南迁来,他们用盐来保持猪肉的新鲜。
不辣美味的宫保鸡丁
2024年01月09日
据传说,清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丁宝桢的宫廷厨师,他是乾隆皇帝的得力厨师之一。丁宝桢非常善于烹饪,并且他的手艺备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喜爱。 有一次,乾隆皇帝突然下令宴请外国使节,要求丁宝桢烹饪一道新颖美味的菜肴。丁宝桢面对这一挑战,经过反复思考和尝试,最终创造出了一道独特的菜肴,就是后来的宫保鸡丁。
酸甜可口的锅包肉
2024年01月05日
清朝,旗人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,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,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(音)门下。1907年,郑兴文到哈尔滨滨江道衙门,当上官厨,给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。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,尤其是俄罗斯客人。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。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。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“焦烧肉条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,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。
简单美味的杂粮煎饼(带薄脆的哦)
2023年06月22日
关于煎饼的来历,传说很久以前,沂蒙山下住着巧珍和田壮一家。田壮常帮助乡亲写诉状,得罪了当地恶霸,被关进牢中,并且只准巧珍送笔墨纸张,不准送饭。巧珍梦中得蒙山娘娘传授,以薄饼为纸,大葱作笔,豆酱当墨,才让丈夫活了下来。田壮出狱后发愤苦读,背着巧珍做的煎饼考上了状元。因此沂蒙山人也将煎饼称为「状元饼」。
简单美味的红烧凤爪
2023年06月21日
红烧鸡爪属于东西交汇、南北通吃的大众菜肴。味香醇厚,色泽红亮,味道十分鲜美。富含谷氨酸,胶原蛋白和钙质,多吃不但能软化血管,同时具有美容功效,深受大众青睐。
京味炸酱面(筋道的手擀面做法也在里面)
北京炸酱面产生的历史时期是清朝末期,那个阶段北京居民吃的细面主要是白面为主,人们会在自家用白面擀面条或者拉面条,那个时期的过水面的做法就和现代的炸酱面的做法极为相似。吃炸酱面,比较常见的就是猪肉丁炸酱面。吃时,讲究冷天吃“锅儿挑”热面,热天吃过水凉面,并且根据季节再佐以时令小菜,做“面码儿”。“面码儿”分时令不同,各有讲究。初春,是掐头去尾的豆芽菜、水萝卜缨,春末是青蒜、香椿芽、青豆嘴等,初夏则是新蒜、黄瓜丝、扁豆丝、韭菜段等。
吃不够的焦溜丸子
2023年06月20日
焦溜丸子属于鲁菜菜系,酸甜咸香外焦里嫩,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菜
无锡排骨
2023年06月10日
相传这道菜和中国古代伟大的神僧济公有关系。 这一天,降龙罗汉在无锡三凤桥闲逛,突感腹中饥饿,就找到边上熟肉店的老板要肉吃,吃了一块又一块,最后这位陆姓老板无奈的说肉都给你吃了,我拿什么做生意呢。结果济公把手中的折扇撕了撕往店家的汤锅中一扔,说你就卖骨头吧。结果一时间锅中炖着的排骨香味四溢,香飘十里。再一看,济公踪迹全无。从此,无锡排骨的前身,陆记肉骨头诞生。
好看好吃的焦香鸡蛋灌饼
鸡蛋灌饼是用鸡蛋、面粉制作的一道小吃,它是源于河南信阳的特色传统名点,深受当地居民喜爱。把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饼内,继续煎烙后烤制而成,饼皮酥脆蛋鲜香。鸡蛋灌饼也算一种早餐,有蛋有面有青菜有营养又方便很受大家欢迎,是河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。
方便简单的捞汁鹌鹑蛋
鹌鹑蛋的维生素A含量高于鹌鹑蛋,约为4倍以上, 铁含量约为鸡蛋铁含量的1.5倍,适量食用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有益。 但是老人不建议过多食用,因为胆固醇含量高于鸡蛋。
老少皆宜的什锦彩色麻食
2023年06月07日
麻食(麻什),原称作“秃秃麻什”或“秃秃麻失”等,北京话也叫作“猫耳朵”,西北地区有的地方叫麻食子、麻绳儿,批耳子,还有的地方称作圪饦儿、饽秃儿、圪团儿、圪垛垛、圪脱、苛秃儿,其历史已经有近千年,后简称为麻什 。
开胃爽口的肉丝拉皮
2023年06月05日
炎炎夏日,介绍给大家一道增强食欲,而且非常便捷又营养的菜菜哦~~
方便省时的酱牛肉
2023年05月31日
酱牛肉,作为北方常见的一道清真菜,始于清代中期,由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族经营者刘禄所创制。他原在归化城推车经营酱牛肉,后来开设了“万盛永”,专营酱牛肉。由于他选料精细,重用各种调味烹制,酱牛肉酱香浓郁,因而在清代晚期已驰名全国。
麻酱椒盐烧饼
2023年05月30日
烧饼也叫火烧,以外酥里嫩著称,而芝麻焦烧饼则以芝麻香酥受到男女老少喜爱。 史书考证,芝麻烧饼是汉代班超从西域传来,是由胡饼演变而来。 《续汉书》中记载:“灵帝好胡饼”,胡饼就是最早的芝麻烧饼,唐代开始盛行。 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“安史之乱,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,无所裹腹,任宰相杨国忠去市场买来胡饼呈献。”
捞汁玫瑰小瓜
2023年05月29日
小瓜又称西葫芦,具有清热解毒减肥的功效。在这个美丽的初夏吃起来也是清新爽口。再搭配瓶堪称完美的捞汁,0脂轻盐!但是!!不轻味!!!
香酥千层饼
2020年03月11日
西式千层酥很好吃,中式千层更好吃
老北京早茶——面茶
2018年07月23日
面茶是一种老北京特色传统风味小吃。天津、山西晋中、太原等地,也流行一种面茶。面茶不是茶汤,而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,表面淋上芝麻酱,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。 老北京人喝面茶,讲究不用勺不用筷,而是要一手拿碗,先把嘴巴拢起,贴着碗边,转着圈喝。面茶很烫,其实用吸溜更加恰当。碗里的面茶和麻酱一起流到碗边再入口中,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酱又是面茶,要的就是这种感觉,这种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