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文鱼肉松

三文鱼肉松

2016年12月13日

肉松几乎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不会拒绝的一道美味。关于肉松,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历史。相传清咸丰年间,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,在炖肉时不慎把猪肉煮得太烂。心想:“坏了!那边老板招待客人催着送菜,重新做来不及了。干脆将错就错,把肉彻底炒烂吧,好歹是道新菜。”于是急忙加了各种调料,炒成肉丝粉端上去。你还别说,客人们尝了这道“新菜”后,纷纷赞不绝口。这道菜式就此慢慢盛行了起来。上好的肉松还被官吏们当作皇家贡品,从东南滨海走进紫禁城,从此名噪大江南北。 肉松质地松软,入口即化,入粥入饭都特别可口,可以增进宝宝的食欲。因为已经把肉进行了加工处理,所以也特别容易消化吸收。营养价值上虽然有所损失,但对于不爱吃肉,以及胃肠弱,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来说,简直是福音。 有人会嫌做肉松麻烦,说:哎呀,去超市买一罐回来就好嘛~ 我想说的是,你可能没有仔细看外包装上的配料表。成品肉松为了更好吃,往往会加很多重口味的调料。使劲加盐,使劲加味精,使劲加香辛料。为什么要使劲?因为吃起来更香。不信你买一瓶看看,吓死你。 其实在家做肉松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,关键是要把肉先弄烂。和猪肉牛肉相比,鱼肉肉质软,容易处理很多。所以拾爸今天先分享下鱼肉松的做法,学会了之后,其他肉松就能触类旁通了。

熊猫汤圆

熊猫汤圆

2016年12月12日

冬至眼看就要到了,对于一个注重传统的男人来说,我对这个节气还是小有期待的。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冬至为何物,不像我们那个年代,一到这个时候,就特别兴奋,因为那一天会尝到妈妈亲手做的汤圆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,有时候爸爸还会就点小酒,边喝边问我今天淘气了没有,有没好好做作业。作为南方人,汤圆带给我的不仅是仪式感,还有家人欢聚时的幸福感。 今天做了汤圆,恍惚间又回到了童年,妈妈还是那么年轻,爸爸还是那么帅气,很开心。喵小弟和喵姐也有一个超帅的父亲,这点让我非常欣慰。(你也是这么觉得吧?)希望以后他们长大了,也可以体会到父亲的用(jiao)心(qing),还会记得那一碗专门为他们亲手做的,“拾爸定制版”熊猫汤圆。 这碗汤圆萌嗒嗒的造型虽然让你多了一个拍照发朋友圈的机会,但这不是我推荐给你的本意。关键在于汤,是汤!你有没有发现,以前吃汤圆,总会把汤圆统统扫光,留下寡淡无味的汤水一家人都客气的相互谦让不肯喝。有时候妈妈还会富有“心机”的往汤里加点生姜和一大勺白糖或红糖,说这样更滋补,诱骗我们把汤都喝了。所以,我精心制作的这款汤圆,就是希望把汤做得好吃又健康。我参考了韩式奶油南瓜汤的做法,把南瓜和牛奶本身的香甜味带进这道食谱里,还加了点淡奶油,出来的味道比汤圆还要更诱人。

番茄蛋饺浓汤

番茄蛋饺浓汤

2016年12月01日

中式厨房一直都是小宝宝的“禁区” --锋利的菜刀、易碎的碗碟、滚烫的汤水、爆炒产生的油烟……各种伤害系数强大的物品,都可以在厨房里找到。因此一般情况下,我不允许喵姐和喵小弟进入厨房,尤其是在我做菜的时候。 可是当我每次进入厨房时,身后总会留下喵姐那可怜巴巴的眼神。虽然我非常注重亲子互动,但中式厨房始终是个“危机四伏”的地方,所以一想到这个“雷区”,我就一直没敢让喵姐踏入半步。 终于有一次,当我给两姐弟做他们最爱吃的蛋饺时,喵姐忍不住发飙了,说:“不让我帮忙我就不吃!” 哎呀,给你做饭还要看你脸色了啊!一开始还真有点小生气,不过回头一想,真的有必要把厨房看得如此“危险”么?做中式菜,就没办法跟宝宝一起? 冷静一下,其实也不会啊!比如我手头正在做的这道菜。煎蛋饺这个动作,小宝宝肯定参与不了啦。不过,煎出来的蛋饺,何不跟喵姐来个“数字”跟“排列”游戏? “好,你来帮忙!把这些蛋饺排整齐啦,然后数一数有几个!” 虽然这些行为跟菜谱本身并没有关系,但是喵姐却非常认真地开始“帮忙”,显得非常乐在其中!在她眼里,这个菜,是她跟我一起合作做出来的!这道番茄蛋饺浓汤一直是喵姐的最爱,不过这一次的“合作”后,喵姐似乎更爱吃这道菜了。一直问我,“爸爸,明天我们再一起做这道菜好不好?” 和这碗菜的香浓味道相比,亲子间的甜蜜时刻,或许更能让孩子记得久远些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