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做外婆的拿手菜--捆膀

学做外婆的拿手菜--捆膀

2012年08月24日

平时很少上大肉菜的我,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点大菜---捆膀(对于这个名字,总觉得不太雅,但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名字,因为它不仅形象,而且非常贴切)。对于它, 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情节,它是我认为外婆的拿手菜之一。 在我的印象中,外婆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子,缝补衣服,洗衣做饭。。。一切家务事在她的巧手下都变得那么容易,做起来也那么漂亮。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孩住在外婆家,她总是让很简单的菜,换着花样给我们变成好吃的。特别是过年的那几天,那就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,全家二十几人的饭菜,都是她一个人张罗,虽然也有母亲们帮着打打下手,但为了大家吃得好,又要吃得实惠,外婆总是亲自动手,可谓费尽心思,让我们吃得开心。 这“捆膀”就是每年过年必会被端上年夜饭的餐桌,而且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道菜。不过小的时候只看见外婆做过,从没去想学它,年纪太小无法体会可能会有一天吃不到的感觉。直到外婆去世后,大家再团聚在一起过年,发现有些菜虽然母亲姊妹们,舅舅们按着外婆以前的制作方法做了,却吃起来没那么原汁原味,总像欠缺点什么。不过幸运的是,这道家传菜“捆膀”,母亲学过后做起来的味道一点不比外婆差。 现在的我已经能体会这种遗憾,有了赶早学习的意识,于是买回来了原材料,专门向妈妈讨教,学做这道家传菜,大家也一起学学来吧, 学会了好做给家人贴秋膘哟。

湘味腊肉荷兰豆

湘味腊肉荷兰豆

2012年08月23日

很多人都笑过我:“还是湖南人,连辣椒都不吃。”因为父母都是湖南人,只要填登记表,籍贯一栏都会填上湖南。其实有时候觉得奇怪,按说我这在武汉土生土长,湖南也没回过几次的人怎么算是湖南人?(首先声明,我并不是说湖南不好,只是觉得这种划分不合理。)而且我不爱吃辣,生活习惯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,我还有时候笑话同事,要说武汉话,肯定是我最正宗。 虽然我已经被“异化”,但家里仍保存着很湖南人的习惯,特别是父母爱嗜辣,几乎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,每样菜都要加点辣椒,这可能就是湘式菜的特点啦。虽然我不怎么吃辣椒,但是对家乡的腊肉总是恋恋不忘。要说起这腊肉,虽然湖北和湖南很近,而且他们制作的第一步都是要食盐、花椒、桂皮,回香,大料粉等佐料腌制,但下一步骤就会让他们绝然不同的风味。湖北的腊肉是需要风干,也就是腌制好后挂在空中自然的阴干;而地道湖南腊肉是熏干,即是腌制后再把肉挂在做饭的炉灶上方,用烧柴冒出的烟火进行熏烤;也有的为熏制腊肉搭个棚,用特殊的树木在棚中熏烤,直到把精肉烤得乌红、肥肉熏得透亮。因此湖南腊肉虽然看起来黑不溜秋油里巴几的,但是皮黑心红,烟熏咸香,肥而不腻,鲜美异常,而具有树木熏有的独特香味是其他腊肉不可比拟的。 今天就用好不容易得到的湖南腊肉,做道家乡菜----湘味腊肉荷兰豆,先将腊肉用热水洗净,再把肉切成约两寸宽大小片子,先蒸熟,将准备些辣椒、大蒜、姜片等佐料,猛火炒熟,肉脆汁浓,香味扑鼻,再配上新鲜的蔬菜,荷兰豆和笋,其色香味美在此是难于表述的,真是“腊肉炒菜,香飘满屋”之说。

金牌豉汁凤爪

金牌豉汁凤爪

2012年08月23日

广式早茶中不可却少的就是这豉汁凤爪,它红香酥软,味道醇厚,入口即脱骨,鸡爪皮很Q,而且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,能保持皮肤的滋润,具有养颜之效,让人一吃上瘾! 鸡爪经油炸蒸制,发得泡而松软,再加上诸多味调和的酱料,吃时齿頬留香,一吮即脱骨,连啃骨头也成为一种乐趣。因此豉汁凤爪是广州酒楼每天销售量最大的点心之一。 这豉汁凤爪金黄酥脆的外皮, 薄而透亮肉质,谁都想咬上一口, 但我们怎样能快速做出这酱甘微辣的豉汁凤爪呢?下面就来看看重点: 一是凉水下锅焯水,去掉肉腥味, 焯水时放入几片生姜; 二是焯水去腥过程中, 在水中加入一勺白糖和白醋能防止凤爪的皮煮烂, 保证外皮的完整; 三是要将它下入七八成热的油锅中炸一下, 为避免有水进入油锅, 需保持凤爪的干爽; 四是高温炸,冷水浸, 炸至金黄色的凤爪捞出后马上放入冷水中浸泡, 这样泡发凤爪省时更有效; 五是上锅蒸,在放冷水里泡一个小时后,加花椒,桂皮,八角,少许盐,胡椒粉,白糖上笼蒸; 六是制作酱汁,将生粉, 玉米粉, 淀粉, 胡椒, 糖, 酱油, 蚝油, 豆豉,红辣椒和生蒜末,调成料汁,将蒸好的凤爪倒入其中,让酱汁裹均匀; 七是为了更加入味,将拌好酱汁的凤爪再放进蒸笼里蒸15分钟后就好了。

双色蛋卷

双色蛋卷

2012年08月23日

蛋卷是小时候每年过年过节奶奶必做的一道菜,而且一次会做的量比较大,吃的时候切成小块摆盘就可以了, 不仅省事, 而且非常好看, 适合宴客。猪肉蛋卷美味可口,蛋香浓郁,鲜美无比,但是制作起来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, 对于新手来说最困难的就在摊蛋皮上。 我们该如何摊好这有薄又完整的蛋皮呢? 摊蛋皮其实说起来很简单, 只要掌握好四个窍门: 一是蛋液加入适量的生粉, 加入生粉粘性更好, 做出来的蛋皮不容易破; 二是热锅少量油, 千万不要加过多的油,油只要均匀的涂抹在锅底就行,如果把握不好,可以多倒入些油后,转动锅,再将多余的油倒出;也可以直接将餐巾纸揉成一团把锅中的油抹匀整个锅; 三是转动锅,蛋液倒入锅中, 手拿锅柄转动锅,让蛋液均匀的铺满锅底,然后用中小火煎成蛋皮; 四是不要太快翻动, 须在所有蛋液凝固后,再稍微的迟上一分钟让它定型后才能动,这时你可以轻轻的晃动下锅,蛋皮也会跟着动,就表示蛋皮已经定型,这样顺着锅边轻轻一揭就是一张完整的蛋皮了。 下面就根据你的需要, 如果喜欢金黄色的皮, 就再煎一下; 做蛋卷只需要软皮, 就可以直接出锅啦。但怎么做蛋卷最好吃,主要看自己的口味习惯进行细节调整,如今天我会在肉馅中加入适量的红萝卜,不仅能补充营养调节味道,而且能增加色彩,赶紧来看看我的双色蛋卷的做法吧。

麻辣花生

麻辣花生

2012年08月23日

花生一直都是我比较偏爱的小零食之一,不管是油炸,水煮,五香,红泥,各种这样的口味,都让人爱不释口。从小到大,花生就是我们经常吃的零嘴之一。记得小时候过年还需凭“购粮证”按人口供应,买回来外婆会支起一个大铁锅,烧着柴火,用沙粒一起炒着吃,别提有多香。虽然现在外面买来极为方便,但能围坐在炉火旁快乐,期盼的心情再也体会不到啦。花生一直都是价廉物美的小零食,因此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。 说起来这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,还含有多种维生素,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B2,正是我国居民平日膳食中较为缺乏的维生素之一。因此有意多吃些花生,不仅能补充日常膳食中维生素B2之不足,能防皮肤病。而且花生中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,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,有促进脑细胞发育,增强记忆的功能。花生还有降低血脂,延缓衰老的作用,所以说花生一直是营养健康的美味零食。 习惯于久坐办公室的白领,常会在抽屉中准备些小零食,而花生等坚果类零食,绝对必不可少。甚至卖家都知道这点,前两年有个麻辣花生品牌还在办公大楼里大厅中搞起了促销,给进楼人员免费发一小包品尝(当然欢迎您平常过购买)。我也拿了一包,味道确实不错,但那价格可是有点小贵。没能抵制住麻辣的诱惑,为了口福,赶紧学习自己做, 味道相差无几,但价格确便宜了一大截,自己偷着乐吧。 但需要提醒的是花生脂肪含量也较高,应注意摄入量,否则容易引起肥胖。

健康烹饪“蒸”第一----龙俐鱼柳蒸蛋

健康烹饪“蒸”第一----龙俐鱼柳蒸蛋

2012年08月22日

我国素有“无菜不蒸”的说法。蒸就是以水蒸汽加热,使调好味的原料成熟或酥烂入味。其特点就是保持了菜肴的原形、原汁、原味,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存菜的各种营养元素。比起炒、炸等烹饪方法,蒸出来的饭菜所含的油脂要少得多。如果没有蒸,我们就永远尝不到由蒸变化而来的鲜、 香、 嫩、 滑等滋味。 健康的美食离不开好的烹饪,而在健康烹饪排行榜中,蒸以其诸多的优点排在第一位,它不仅能保持食物本身更多的营养,而且在蒸制过程中菜和餐具经过了二次消毒,更卫生;蒸制处于密封状态,食物水分不会丢失,能保持原汁原味, 口感细腻, 容易消化,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。 这炎热又漫长的夏天, 胃口不好,还一不小心就上火,但偏偏又是体力消耗大,需要加强营养的时候。待在酷热的厨房又煎又炒,是件很难受的事情,还不如做道蒸菜。想着小时候自己常做的蒸鸡蛋,家里还有刚买的龙俐鱼柳, 一起蒸,这清爽,健康的组合绝对是夏天不错的选择。 如何要做出滑嫩细腻的蛋羹? 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: 一.加入水要适量,即蛋液和水的比例是1:1, 按蛋液同等比例放入水; 二.蒸之前,用滤网过滤掉蛋液中的杂质(或将蛋液汁表面的小水泡用汤匙刮除); 三.放在蒸锅中蒸制前将保鲜膜覆盖上, 以免蒸汽滴入蛋羹上。 但要整道菜更美味,首先要保证选用原料的新鲜,提前将原料鱼柳入味,用旺火沸水蒸,先将鸡蛋蒸上六,七分钟,让它定型后,再将腌好的鱼片放在上面,再蒸上五分钟让鱼片成熟即可。趁热加入调味料,油和美极鲜酱油(小时候就灰常喜欢在蒸鸡蛋上放酱油的做法,当然为不影响美观,你也可以不放。),再撒上些小葱末,美味健康营养的龙俐鱼柳蒸蛋就完成了。

宫保鸡丁

宫保鸡丁

2012年08月22日

宫保鸡丁(也称宫爆鸡丁),川菜传统名菜,是清朝丁宝桢的一道私房菜,由于丁宝桢被封为“太子少保”,人称丁宫保,所以他那道著名的私房菜被称为宫保鸡丁。这道菜以爆炒神速而脆嫩著称由鸡丁、干辣椒、花生米等炒制而成,此菜的诀窍有三:油多,火旺,鸡丁外裹一层糊。因为鸡丁外裹一层淀粉后,加旺火油炒,能快熟而肉嫩,这种方法名为“爆炒”。由于其入口鲜辣,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,广受大众欢迎。 看完这情节,就忍不住想自己尝试做下这美味, 但要如何做好它呢? 第一步:挑选鸡腿肉:我们通常做它有选用鸡腿肉或鸡脯肉,但我们应选用的鸡腿肉,它的肉质会更嫩一些,挑选鸡腿肉的皮要有光泽,肉需呈现粉红色, 加入盐等调味料腌制一下; 第二步:准备配料--花生,要此菜中的花生香酥脆,须先用开水将花生泡上两分钟, 手工剥皮, 凉油下锅,文火慢炸,酿凉再用; 第三步:制作调味汁, 宫保菜就是讲究的是糖醋口, 需要三种调料:糖, 醋, 盐,比例也很重要,按照4:3:1比例, 外加少量鸡精, 2勺料酒, 1勺酱油, 搅拌均匀即可。 第四步:大火炒制:将调料下锅后炒香, 在加入鸡丁翻炒, 大火快炒, 加入辣椒面一起翻炒, 这样炒好菜会色泽艳丽,也能增加味道 材料都准备好了, 开炒吧。

凤梨酥

凤梨酥

2012年08月21日

台湾盛产菠萝,因为菠萝的闽南话发音为“旺来”,与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差不多,所以在台湾都称其为凤梨,在民间习惯,菠萝又代表“旺来”“旺旺”的吉利意义,因此这款小点心,深受台湾民众喜爱。 正宗的凤梨酥皮薄馅大,结合西式派皮与中式凤梨馅料所制成的 “凤梨酥”,其外皮酥松化口,凤梨内馅甜而不腻,其中为了口感需要,通常会添加冬瓜,成品非常好吃,也有的在凤梨冬瓜馅的基础上加些咸蛋黄,口味更佳。不管如何,好吃的“凤梨酥”逐渐成为最具代表性,也让人最喜欢的台湾拌手礼物之一。 参考了网上(君之)的配方,就开始准备制作啦。 连做了两次, 第一次,原配方中冬瓜与菠萝2:1的比例,但我冬瓜买少了,几乎我将比例颠倒, 菠萝用了两份,再适量加入些麦芽糖;而且在熟冬瓜和菠萝一起用搅拌机打碎没有挤干,因此炒制的时间非常长;这样制作出的凤梨馅有点酸,但果肉的清香味保留下来了, 味道不错。送个好友他们吃,都很喜欢这酸甜口味的凤梨馅料,让我不要改回配方。 第二次,我适量增加了冬瓜的量,冬瓜和菠萝的比例几乎上是1:1,而且将它们搅拌后分别沥干水分,这样炒馅花的时间较少, 还得到了一杯菠萝和冬瓜汁享用,也挺好。 制作好的馅料尝了一下,酸味是少了一些,但整体口感不错。 关于包馅, 也是做好凤梨酥的一个重点,凤梨馅比较粘软,而酥皮面团也较软易裂,因此包的时候不易控制。注重手法慢慢包裹,反复多练习。新手开始可以先改成皮和馅1:1或3:2的比例来包,熟练以后,一定要改回2:3哦,这样“薄皮大馅”的凤梨酥,才会真正的诱人可口哈。但是我觉得馅料包得多,当然好吃好看,但是也不要太注重,慢慢的学习后就可以有提高,就是一个孰能生巧的过程,多做几次就好啦。

叫花鸡

叫花鸡

2012年08月20日

看过“射雕英雄传”的朋友,都还记得这么一幕吧。丐帮帮主洪七公接过“俏黄蓉”给做的叫花鸡,风卷残云的吃得干干净净,一面吃,一面大加赞美 ,好吃。就是为了这个能吃到这个叫花鸡,才肯教 “傻郭靖”武功的情节。虽然美食的诱惑只是一个方面,但这用泥巴裹住的鸡肉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儿,竟然让食尽天下美食的洪七公如此赞叹不已,都很让人好奇。 其实 “叫花鸡”原出于江苏常熟,是一些穷苦难民(或叫要饭的)偷来的鸡,用泥巴把鸡包起来,架火烧泥巴,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,这是一道登不了雅之堂的菜。据说,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,不小心流落荒野。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,便把自认为美食的“叫化鸡”送给他吃。乾隆困饿交加,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。吃毕,便问其名,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“叫花鸡”,就胡吹这鸡叫“富贵鸡”。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。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。这“叫花鸡”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,成了“富贵鸡”。流传至今,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。 前段时间妈妈给了我两张荷叶,一直再想着用它做啥,突然想着不如就做叫花鸡吧。说起来我们自己在家做也很简单,可以用白酒和成的面团替代了在都市很难寻觅的黄泥,仅需三步:一腌二裹三烤,最后敲开这白酒面团,拨去荷叶用两只筷子轻轻一挑,那酥香嫩滑的鸡肉,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驰神往。